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星期六, 10月 29, 2011
【雜記】我們所能交換的語言
日劇《熟男不結婚》 (結婚できない男)最後一幕,女主角對阿部寬告白說:「我想跟你玩傳接球遊戲」,把交往比喻成為像是棒球的傳接球練習。最近因為學了開始打羽毛球,又因為白天的工作是口譯,漸漸地體驗到了這句話裡的深意。
※
家父的一位朋友恰巧是縣內大賽甲組的選手,某天他看到我一個人騎著腳踏車晨運,他開始邀我去苗栗青年羽毛球社開始練習打球。這位邱伯伯其貌不揚,瘦瘦的個子皮膚黝黑,留著一口扎人的大鬍子,活脫像從工地跑出來的泰勞,在協會裡因為他的球技高明,擔任過協會理事長,人緣不錯,大夥兒都叫他鬍鬚邱,或是乾脆不明就理地叫他「馬來西亞人」。
我心想羽毛球有什麼難的,國小就有教羽毛球,我大學體育也選過羽毛球課還在課程的比賽獲得不差的成績,論體力我會怕一個五十幾歲的老人嗎?
早上自信滿滿地赴約,對方是現役甲組的球員,當然是悽慘地被完封了。連一顆球都接不到。即使勉強接到了,因為回球的力道與準度太差,控球權完全被掌握,簡單的說是被打好玩的。之後開始不甘心地繳了一筆會費,加入丁組,從基本的握拍姿勢、擊球點、發球姿勢、站位、跑位、小球、短球、長球、切球,...開始練習,不知不覺練著練著就過了七八個月。
現在的實力當然不是剛學的時候面對甲組時毫無招架之力,不過就算是對乙組的選手還是討不到半點好處,二十分裡能夠拿個十分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附帶一提,丙組的平均年齡約是四十歲左右,丁組是年約五十五歲左右的歐巴桑)這跟年齡倒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羽毛球講究的是技術,丁組有些年長的退休老爺爺,打起球來可是一板一眼,只見球在空中一晃,剛好過網落地,反射神經不好的話也只能狼狽地撲接球。
但羽毛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再怎麼利害的人如果沒有實力差不多的球伴也是枉然。扣除時間的因素、羽毛球要在室內無風的場地、要有一張標準網子、明亮的照明設備、還有打一場球下來換個一兩顆二、三十塊的羽毛球也是正常的。綜合以上的因素,羽毛球是種易學難精,需要人指點門路的運動,如果沒有程度相當的對手或高人指點,打個十年實力還在原地踏步也是有可能的事。
※
最近接觸的案子與思科網路工程認證(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CCNA)有關係,每天都會用到路由器、交換器、一臺動輒上十幾萬的防火牆主機還有無線網路基地台、控制器(ASA,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從最基礎的線材雙絞線跳線直線的製作到設定DNS,NAT轉址與VPN Tunnel 的建立都要會一點。
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定以下的情形不陌生:「傳輸線找不到的時候,打開CANON的相機裡塞的是CF 記憶卡, SONY 的攝影機使用MS CARD,手機使用Mini SD,拉開抽屜東翻西找出來的讀卡機卻只有支援SD Card」,這種情形並不會發生在傳統的底片攝影,富士的軟片塞不進去萊卡相機裡。也就是說,戰國群雄的數位世界裡的儲存媒介還沒有出現一個業界共用的標準。
網路連線,並不是兩個裝置接上一條線就結束了。中間有許多的“協定”(Protocol)還有標準(Standard),這些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每天上網都會使用的超文件傳輸協定(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還有網際網路協議(Internet Protocol, IP) 還有IEEE 制定的一大堆標準。簡單的說,沒有這些標準協議,網路的使用就會像是數位相機的記憶卡或是充電器一樣變得異常地複雜。
※
叨叨絮絮寫了這麼多,口譯、羽毛球、人際關係都有個特點:「協定」或是「標準」(Protocol or Standard)。口譯時如果客戶不是英文母語使用者則你的字彙不能用太深的字眼,打羽毛球時對一個連握拍都握不好的初學者你不能發出太難處理的球,不認識的男男女女交往一開始認識不太可能進行深入或私密的對話,那就像是王建民站在投手丘上催出九十四英哩的快速直球用盡全力往捕手的手套砸,默契不好的投補兩人馬上就變成暴投了。
棒球有業餘與職業小聯盟大聯盟,翻譯也有國家考試與語言資格檢定分類,但人際關係這門社會科學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與協定。卡內基的溝通訓練教導的也不過就是傾聽了解對方的想法、模仿對方的肢體語言與思考模式、 但卡內基無法把你長期地內化變成你想溝通的那個人,一旦相處時間拉長人還是會顯露出原本的樣子。
網路上的網友不乏各國種族職業的人,接觸的朋友一多難免有蘇大學士的感慨:「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不好人」,但無限的朋友,我們卻只能擁有有限的時間,能夠真心交往的朋友有限,一旦跳脫了某個情境與事件,超出我們能所交換的語言,好人就有限了。
延伸閱讀:
【翻譯】理想的朋友數
Tweet
星期日, 10月 09, 2011
伊斯蘭文化隨寫:聖戰與伯明罕女孩(四)
![]() |
專心拍照的女學生 |
文字:維吉爾 /攝影:VERGIL, ANAS
阿拉伯的國慶在前一個月,“對面的”國慶在上一個禮拜,而十月十號是中華民國@臺灣的國慶,處處飄揚的紅白藍讓讓我忍不住想寫這段奇妙的經歷。
![]() |
台灣學生列隊 |
記得老媽回憶起她曾經在青少年時代表國家參加軟式網球,在釜山唱國旗歌時全體隊員忍不住撲簌簌落淚的經驗。「人在國內不會有那種有國家的感動。」她說。
一點也不奇怪,只要是人在國外,不管是政治立場或平時有多麼地不合,在正式的場合裡的升旗儀式仍會團結地翻動內心裡最深處糾結的那份記憶與感動。
![]() |
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這一梯次四十位阿拉伯人在台灣受訓時剛好遇到布吉納法索的學員,於是兩班受邀跟我們在台灣受訓的學生打排球友誼賽。因為我們的班級數目夠多,普通科室職員突然搖身一變,成為排球賽大會籌備人員,最後還邀請了專業的裁判來評分。
![]() |
最有威嚴的CNC自動控制班的班長。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一場原本只是員工與學員的球賽頓時升格為跨國間的準決賽、總決賽冠亞軍爭霸戰。我們台灣的學生從一開始齊呼:「室設加油、室設加油、室設(室內設計)加油!」喊著喊著,突然有人拿出國旗出來,口號也變成了「台灣、加油、台灣、加油」,連專業的會外賽都沒有打過的小隊伍突然變成台灣代表隊迎戰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這也是始料未及的趣事。
![]() |
比賽完大家都high到最高潮了 |
![]() |
揮舞著國旗狂歡慶祝的三連拍,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 |
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 |
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一個小沙(沙烏地阿拉伯人)問我會幫哪邊加油。我拿著單眼不及不徐地說
![]() |
Courtesy of Anas, BIOS Monthly |
比賽後訓練中心的長官頒發獎牌,還有大合照。這時候台灣的學生表現出內斂的個性都沒有上前合照,真是殘念。我的心中只有想到小沙們的運動細胞還有體力真是強悍。
![]() |
HALAS! 類似英文的(FINISH!)完成了、結束了。 |
![]() |
我咬! |
猶言在耳,隔週小沙們又跟布吉納法索的學生在週末踢足球,不過這就不是台灣人的強項啦!場上並沒有台灣隊,所以我很識趣地拍了幾張照片就快閃了。
![]() |
維大力?義大利! |

布國是講法語(Comment allez vous, 狗摸大蓮霧),三個國家是用英文做日常溝通的。不過這並不影響球賽的進行。不同國籍的人們能夠遵守著同樣的規則,在同一個球場上競技,超脫國籍、語言藩籬的文化交流,我認為這是非常難得的體驗。其實什麼為國爭光、賭上國家的面子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大人的世界太複雜,總是充滿著仇恨、對立與政治正確。對比賽的人而言,享受球賽的那一刻就只是流汗、運動、還有趣味而已 :)
To be continued...
【延伸閱讀】
伊斯蘭文化隨寫:聖戰與伯明罕女孩 (一)(二) (三)
星期六, 10月 01, 2011
Google Translation Toolkit的使用心得
最近開始使用了Google Translation Toolkit 這個服務,而且用來翻譯了三萬多個字。看過我寫過這篇對於Google Translation 看法的朋友應該會很理解我對機器翻譯的東西一向沒有好感,怎麼會開始使用這個線上工具服務了呢?
我現在抱持的想法是如果抱持著某種既定的成見,那永遠都不會看到事情的真相。如果Translation Toolkit真的是那麼糟糕的服務,那也不會吸引那麼多網友的討論。這是我在使用了一兩個月後覺得toolkit 的好處:
- 線上服務可以自動儲存
- 人名可以自動翻譯、重複的名辭可以取代
- 顯示幾趴完成
- 快捷鍵 ctrl+j, ctrl+k
顯示完成度是個很貼心的設計,這對於獨自面對數萬字的譯者來說是一種鼓舞。線上存取的機制可以不用帶著檔案到處跑,除非Google server 掛了或是這個服務無預警地掛了,或者,忘記了登入的帳號密碼。
我覺得以下是服務的缺點:
‧原始翻譯是中國大陸中文
‧不能修改原始文章
‧不能增加註記
‧斷行判斷很差
Google Translation Toolkit 是以Google Translation 作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所以用電腦判斷文字語法翻譯出來的東西在九成的情況下是不能使用的。激活、映像、硬盤、菜單、鼠標...這些都是大陸的用語。不過記憶的功能倒是讓人驚喜,重複使用的幾個字句經過測試會自動補上。另外,方便存取的另外一面離線也是個考量因素,我有發生過一個晚上的工作因為3G的漫遊功能一直處於離線狀態,而完全沒有存檔的慘劇。
GTT畢竟不是Word這樣方便的文書軟體,原文上傳後不能更改,且翻譯完成的有問題的部分沒有辦法很簡單地用顏色圈選起來。我原始檔案是利用Word上載,轉檔時就發生了許多斷行錯誤的問題;以上是簡短地分享Google Translation Toolkit 的心得還有想法。綜觀來說我想以後應該還會繼續使用toolkit 加上另存檔案備份的方式來做支援。
Tweet
熱門文章
-
最近剛好接觸到數字的英文翻譯,突然一時之間唸不出來,於是查了一下唸法: 比方說二的七次方: 英文唸成 "Two to the seventh power." 或是 "Two to the power of seven." ...
-
每年的這個時候約莫又是碩士班的入學考試,免不了的又會有些朋友來詢問翻譯研究所的問題,由於學弟抗議他被我美好的分享文騙進了翻譯所,我想還是把我觀察到的一些產業現況跟譯者生活的辛苦的那面與有志青年參考: 以下是走在翻譯(口筆譯)這條不歸路上常看到一些特徵: 一、 職業...
-
隨著研究所考試的告一段落,我想寫一篇關於喜歡英文的人可以參考的文章,供有志從事翻譯的朋友作為參考: 靠著翻譯維生的人一定要讀翻譯研究所嗎? 不進來也可以啊。我認識很多專業翻譯的人並非是英文系主修的。語言是一種像是開車、電腦或是游泳的技能,因為用途廣泛所以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