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星期一, 3月 26, 2007

妳無所不在 Tu es partout



提到Edith Piaf (伊迪絲‧琵雅芙)這位法國女歌手,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但是除了這首成名曲子外,在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最後的橋頭堡戰役時,麥特戴蒙跟湯姆漢克在家常閒話時,伊迪絲‧琵雅芙用另外一首歌透過了擴音器,穿越了戰場敵我雙方的隔閡,撫慰了戰士們的心靈。日前剛好失戀,覺得歌詞好像在描述自己的感覺,以下是找到的的歌曲下載與我自己翻譯。

下載: Tu es partout (2,589kmp3)

Nous nous aimions bien tendrement
昔日我們的愛柔情似水
Comme s'aiment tous les amants
如同熱戀的情侶
Et puis un jour tu m'as quittee
那麼一天你離開了我
Depuis je suis desesperee
從此我墮入絕望的深淵
Je te vois partout dans le ciel
我在天空看到你的幻影
Je te vois partout sur la terre
我在地上看到你的幻影
Tu es ma joie et mon soleil
你是我的歡樂的泉源,你是我的太陽
Ma nuit, mes jours, mes aubes claires
我的日日夜夜、我的黎明

(副歌)
*Tu es partout car tu es dans mon coeur
你無所不在,因為你常在我心
Tu es partout car tu es mon bonheur
你無所不在,因你是我幸福的全部
Toutes les choses qui sont autour de moi
所有我身邊的人事物
Meme la vie ne represente que toi
即使用我的生命也不能代表你的存在
Des fois je reve que je suis dans tes bras
有時我幻想倘臥在你的懷抱中
Et qu'a l'oreille tu me parles tout bas
你在我耳邊低語呢喃
Tu dis des choses qui font fermer les yeux
你說的話語讓我閉上了雙眼
Et moi je trouve ca merveilleux
那是多麼的奇妙的感覺

Peut-etre un jour tu reviendras
也許有一天你會歸來
Je sais que mon coeur t'attendras
我深知在心的深處,最愛是你
Tu ne pourras pas oublier
你所將不能忘的是
Les jours que nous avons passes
過去我們在一起快樂的日子
Mes yeux te cherchent sans arret
我的雙眼望穿秋水
Ecoute bien mon coeur t'appelle
傾聽我內心的呼喚
Nous pourrons si bien nous aimer
我們能破鏡重圓
Tu verras la vie sera belle...
你將發現生命能如此的美好
(副歌*)



翻譯完這首歌,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貼出來,可能是心情太糟了吧。現在可能好一點,於是貼出來饗同好,也讓大家多學一首法文香頌噢。

:)




延伸連結:
YouTube: Saving Private Ryan (Edith Piaf- Tu es portout)
Saving Private Online Encyclopedia: Edith Piaf
伊迪絲‧琵雅芙簡介(博客來網路書店)

星期四, 3月 22, 2007

なにが欲しいですが




笑話之所以好笑是因為真人真事,所以好笑、但是有點傷人。

話說大學的時候,因為學校的一番美意,聘請外籍的教授來幫我們上課,這也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外文系的學生。只是學日文的時候,也比照辦理,聘請了一位日籍的教授。這位教授似乎是第一次來台灣,一點中文都不會。 跟她溝通的時候,通常是英文加手勢加猜老半天 (日本人的英文口音非常的讓人不敢領教 )

上課就在半猜半學中進行著。每次她下課都會問: ”質問わない?”(有問題嗎?) 其實我想問題應該一堆,但是因為問的時候也要兩方面都要猜老半天,導致於發問的人很少。於是有一天,她教了一個文法:

私わ....が欲しいです. (我想要什麼) が前面放的是你想要的東西。

比方說 くるまが欲しいです(想要車子)、お金がほしです(想要錢)、パソコンが欲しいです(想要電腦)。等等...非常簡單的句型。

有一位男同學,就說他是S君好了。S君不知道是那堂課忘記上了,還是會錯意。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這個句子:"なにが欲しいですが" (你想要什麼呢) 他想說那應該是" 想要成為什麼吧!" 於是想了一下,想到畢生的志願就是成為老師! 於是他寫下了這個句子:

先生が欲しいです (中譯:我想要老師)

結果那位日本女教授就只在我們學校待了一個學期,就匆忙回日本了。應該不是因為這句話的緣故,可是我們每次看到S君時,都會拿這個出來開他玩笑一次。

星期一, 3月 19, 2007

Shaken not stirred


旗正飄飄真令人感動。(本圖與正文無關)


上圖是前一陣子去租007皇家賭場DVD時,看到“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的預告抓下來的。太妙了,好個置入性行銷,如果這是台灣外交部的策略,真想給他們一個GJ。這招比蜻蜓點水的過境外交、灑錢消災的凱子外交要高好幾倍呀! 不知道對岸的同胞看到這幕有何感想(拒看?剪片?)

007龐得系列有一句台詞: 「shaken not stirred」是龐得點伏特加馬丁尼時,對酒保交代的名言“只要搖晃就好,不要攪拌”。這句話隨著007系列的轟動,開始成為媒體報導的濫觴。當《皇家賭場》換角,由金髮的丹尼爾克雷格飾演時,CNN就在新聞首頁掛上民調: "請問您對於龐得換角一事的看法" 選項出現 a. shaken ( 震驚) b. not stirred (不為所動) 大玩雙關語法。




《皇家賭場》裡,丹尼爾克雷格與龐得女郎Eva Green 針鋒相對的對話堪稱一絕外,編劇也拿這句流行對白來嘲弄一番。




龐得(對酒保說): 「伏特加馬丁尼」



酒保: 「搖晃或是攪拌?」
龐得:「我看起來像是他媽的在乎嗎?」






酒保的表情真是經典啊! (O.S :壞年冬肖人多...)

嗯,Shaken not stirred.

星期日, 3月 18, 2007

I had three chairs

語言的意象真是不可思義的一件事。

記得前年跟友人去高雄的一家小巧典雅的餐廳(HUGO cafe)吃飯,翻開MENU的第一頁,上面寫著一句話

I had three chairs in my house; one for solitude, two for friendship, three for society

我是個不用功的外文系學生,那時還不懂得solitude 這個單字,只覺得這句話的意象很美。 也不太注意這句話,回了家就忘了。直到了解 solitude=孤獨 之後,才似懂非懂的暸解這句話。

「我屋裡有三張椅子,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孤獨沉思,兩個人的時候可以把酒言歡,三個人的時候可以談論國家經綸大業」

因為沒有上下文,簡單的單字反而可以有很多的解釋。最後一個society讓我有一種類似陋室銘詩意的芬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雖然是一間不起眼的小房間,卻因為我的品德名聲讓他聲名遠播... 跟我交往的都是高級知識份子)直到我最近閱讀寂天出版的《英語文選菁華》,裡頭提到美國作家霍桑的《神魂不安, The Haunted Mind》是這樣寫的:

"In the depths of every heart, there is a tomb and a dungeon, though the lights, the music, and revelry above may cause us to forget their existence, and the buried ones, or prisoners whom they hide. But sometimes, and oftenest at midnight, those dark receptacles are flung wide open. In an hour like this, when the mind has a passive sensibility, but no active strength; when the imagination is a mirror, imparting vividness to all ideas, without the power of sel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m; then pray that your griefs may slumber, and the brotherhood of remorse not break their chain"

"在每個人的心深處,都有一座墳墓和土牢,上面的燈光、音樂和喧囂狂歡,或許可以讓我們把它們忘掉,把墓中死者和牢中匿身的犯人都忘記。但有時候,多半在深夜裡,那些黑暗之處會猛然敞開。在這樣的時刻裡,內心沒有自主的力量,只能消極地感受;想像力栩栩如生地寫照出所有的想法,卻無法加以選擇或控制;於是你祈禱能夠停止憂愁,祈禱和憂愁相伴的懊悔不會掙脫而出"


文字意像很美,卻猛然裡讓我聯想到“I had three chairs” 這句話。大學每次跟一大群朋友去烤肉、班遊,或是"應該很盡興"的場合,那種說不上的孤獨感就會浮上來。也不是缺乏參與感,就像是包含在友誼中的solitude,或是像霍桑所描寫的,黑暗之處猛然敞開,脆弱的心靈只能被那種感覺捕捉吧。

拜方便的維基百科和網路,很輕易的查到了"I had three chairs"的作者梭羅,還有他的名作:《湖濱散記, Walden》原文是這樣的:

[quote]I had three chairs in my house; one for solitude, two for friendship, three for society. When visitors came in larger and unexpected numbers there was but the third chair for them all, but they generally economized the room by standing up. It is surprising how many great men and women a small house will contain.
[/quote]

裡頭完全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於治國大業,反倒是後面的段落"真是令人驚訝一間小屋竟然能裝得下那麼多偉大的人物"有點炫耀的意味在。梭羅是個哲學家、作家,甚至有點反社會傾向“據同時代人如愛默生的記述,梭羅相貌奇古,有著農民漁夫般的體魄,不喜交遊,對工業文明及其制度採取非暴力抵制的態度,曾因不交稅而入獄。此人有大量觀察自然的日記傳世。 ”

回到I had three chairs的詮釋,似乎這個版本比較適用:

我的屋子裡有三張椅子,獨坐時用一張,交友用兩張,社交用三張。
上海222弄

星期二, 3月 13, 2007

Chemotherapy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失望之冬;人們全都直奔天堂,人們全都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最高級來形容。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Charles Dickens《A Tale of Two Citys》



大學的老闆 Barbara問我化學治療的成果,I said : "Fine, everything follows the schedule." 上次做完斷層掃描,我的肺部中間的腫瘤有明顯的變小了。感謝神,希望在三月二十九號,做完第十二次的化療後,我可以順利拆除人工血管。

我跟Barbara說,"I don't know whether if Chemotherapy or the cancer kills me!" 這句話當然是矯情了,癌症當然會殺了我,只是一隻腳踏入棺材而不自覺。化療(chemical + therapy = chemotherapy) 治療我的病,但副作用會讓我不舒服好幾天。得到何杰金氏症(俗稱淋巴癌)應該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每兩個禮拜四就要上三總打化療。聽說我現在施打的化學藥物是改良過後的版本,以前的病人在半夜副作用來的時候,會鬼吼鬼叫、大小便失禁(聽起來真的是生人勿近)現在我打化療只有噁心、噁吐、三四天沒有食慾,我應該要感謝了,但,人總是不滿足的,...我應該要感謝了。

要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目前一切尚好,Don't worry, my friend.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