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星期四, 7月 03, 2008

[書摘]你在看誰的部落格?



寫這篇書摘時,在Google上搜尋了一下,發現充滿了對這本書批判、意見等,不意外的是反對者居多。很可惜的並沒有發現值得推薦的評論或是立論中肯的反論。大部分都是流於情緒上的否定,並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立論或是帶有邏輯的辨證。說是書摘,但很難取捨,於是把這篇文章弄得很長。






導讀:


全球化的進程才剛開始大幅改變開發中國家,但人類的科技發展,似乎早已遠超過一般人的需求。CPU越跑越快但你還是拿來上網收信Windows和Word越來越肥你會的還是那幾招。網寬加快了,結果大部分拿來抓沒有授權的檔案。數位相機輕鬆突破千萬畫素,結果我們拍了一堆不會再看第二次的相片,造就一些存放相片的Web2.0網站。


已這種角度來看,Web 2.0時代,大家上網產生百分之九十九對人類文明毫無貢獻的內容,互相串連相濡以沫,以為能改變什麼卻只是改變利益分配,這也沒什麼不好。


長尾理論是經得起考驗的,Google關鍵字廣告Adwords與Adsense。Google靠這些點一下幾美分到幾美元的廣告成為網路霸主...企業主的廣告有限,一旦撥出20%的預算給網路公司,平面與電視媒體的廣告預算就可能消失20%。這就造就了舊媒體必需裁員、降低品質,變成惡性循環。但許多網路公司如Google卻不製造內容,只引導網友到想要尋找的網站,如果有一天許多舊有媒體都無法生存,沒有人付錢請人生產精緻、可信的資訊時,Google還能搜尋出什麼玩意兒? (註一)



引言: 猴子統治世界


T‧H赫胥黎提出「無限猴子定律」,如果你拿無限多台打字機,給無限多隻猴子,就能打出一篇大師傑作,莎士比亞的劇作、柏拉圖的哲學對話、或是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經濟學論文。今天的業餘猴子們可以使用他們上網的電腦,發表各式各樣的作品,從愚昧的政治評論道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庭錄影帶、外行到離譜的音樂,以及根本讀不下去的詩作、評論、散文,小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網路日誌-部落格。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分辨孰著是客觀專業新聞從業者所報導的可信新聞。對於這些Y世代的托邦理想家來說,每篇貼文都只是另依個人所敘述的真相,每個虛構故事都只是另一個人所描寫的事實。


維基百科這個線上百科全書沒有記者、沒有編輯群、沒有新聞蒐集的經驗,卻比CNN或BBC網站還要受到信賴的新聞來源。這是盲人騎瞎馬---無限多的猴子為無限多的讀者提供無限多的資訊,永遠在錯誤資訊與愚昧無知間不斷循環。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報導,半數的部落格的唯一目的,就是報導並且分享他們個人生活中的經驗,YouTube的宣傳標語是「播出自己」(Broadcast Youself)。的確,我們像是在秀出自己,懷著神話中納瑟希斯那種無恥的自戀。...交友網站上總宣稱,要讓你跟其他人進行「網路社交」;但其實他們的存在目的,只是讓我們自己可以幫自己打廣告。...而由於這些自我宣傳的網頁越來越沒有品味,於是不意外地,也就引來匿名的性攻擊者和戀童癖了。


免費的部落格及克瑞格名單(Graigslist)這類免費提供分類廣告的網站激增,使得刊登在傳統報刊的付費廣告減少,..2006年第一季,所有主流報社的獲利都暴跌,紐時公司下降了69%,芝加哥論壇報降了28%,2007年,時代公司解雇了近300人,主要是《時代》(Times)《時人》(People)《運動畫刊》(Sport Illistrated)等雜誌的編輯人員。


你可能會問,當無知愚昧加上自我中心加上壞品味家上烏合之眾當道,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是:猴子統治世界! 向今天的專家和文化守門人 ---我們的記者、新聞主播,編輯、音樂公司、好萊塢片場說再見吧!在今天的業餘者教派中,是由猴子運作這場大秀,擁有無限多的打字機,正以網頁譜寫未來。


但,我們可能不會喜歡其中的內容。



文化,成了刺耳的噪音


‧每個人同時秀出自己,但卻沒有人留神聽,在無限多猴子朝網際網路不停輸入內容的狀況下,主宰的法則是數位達爾文主義,只有最大聲、最堅持己見的才能生存。...唯一的制勝之道,就是自己講個不停,以阻撓別人開口。



真相,變得模糊不清


‧WEB2.0 革命真正傳送的,是我們對所處世界的膚淺觀察,而非深入的分析,是尖銳刺耳的意見,而非深思熟慮的判斷。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資訊業,使之成為數億部落客同時談論自己的一片噪音。


披著羊皮的「部落客之狼」


‧前英國首相卡拉漢(James Callaghan)說過,「謠言有腳,一下就能跑遍全世界,快得讓真相連鞋子都來不及穿上」在當今部落格圈快速、無所約束、不求證的文化中,這句話的確再真實不過了。

‧維基百科顯示了另外一種真相理論: 這個社群決定了二加二等於四的方式,就像決定「蘋果」是什麼: 採多數決。如果社群改變心意,決定二加二等於五,那麼二加二就確實等於五。這個社群不太可能會做這種荒謬無益的實情,但它有這個能力。


自食其子的企業模式


‧維基百科上的免費資訊庫每多一次瀏覽,就表示《大英百科全書》這類專業研究與編寫者的百科全書少了一個顧客,而每段上載的免費音樂或影片,都代表了音樂CD或影片DVD的銷售量流失,也表示創作的藝術家少了一份版稅。

‧WEB 2.0世界真正的挑戰,可能就是在充滿了業餘者的茫茫人海中,發掘與培養真正有才華的人。


‧才華始終就是有限的資源,有如大海裡難撈的一根針。你不會發現有才華、受過良好訓練的人懷才不遇,穿著睡衣褲在電腦後面,大量製造出空洞無聊的部落格貼文或匿名的電影評論。


在今天的網路世界中,每個人的聲音都一樣大,智者的話,並不比愚者的呢喃更有份量。我們人人都有意見,但是很少人擁有特殊訓練、知識、或是親身實踐的經驗,去製造任何真正的觀點。比方說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佛里曼,或是英國獨立報的中東特派員羅伯‧費斯克。他們不是從哪個不為人知的部落格冒出來的,他們能取得深入的中東知識,是因為在這個地區花了很多年。不論記者或是他們工作的報社,都投資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也理當獲得報酬。


大錯特錯的長尾理論


‧沒有人因為寫部落格而發財


最受歡迎的政治部落格「寇斯日誌」(Daily Kos) 的創立者馬寇斯‧莫里薩斯(Markos Moulitsas Zuniga)也不例外。....GoFugYourself.com 這個惡搞名人的網站,吸引每天多達十萬人次的訪客,根據巴特沃斯的報導,這個網站只為其創立者賺來「啤酒錢」。而平均水準以上的網站,例如每天吸引一萬兩千訪客的JazzHouston.com,則只賺到花生錢 ---每年來自Google約一千元的廣告收益。蓋‧川崎(Guy Kawasaki)的部落格是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前五十名,2006年被點閱過將近兩百五十萬次,他賺到多少廣告收益? 只有2350美元,如果這就是安德森所謂的長尾理論,這條尾巴根本無法提供任何工作機會,頂多只能提供猴子們啤酒和花生而已。


‧1993年一幅刊登在《紐約客》的漫畫裡,有兩條狗坐在一部電腦前。一條把前腳搭在鍵盤上;另一條則疑惑地抬頭望著同伴。..「在網路上,」那條狗利用鍵盤向牠的狗朋友保證,「沒有人曉得你是一條狗。


高貴的業餘者


‧業餘者(amateur)只是個玩票的人,學識夠不夠都無所謂,這種人不靠自己的興趣謀生,是個門外漢,沒有文憑或執照,只是多少懂一點。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說,「地獄擠滿了業餘音樂家,」但那不是在web2.0的時代。在今天,蕭伯納的地獄將會有寬頻網路而且擠滿了部落客和播客


‧沒有了(知識上的)專家獨裁,取而代之的是(網路上的)白痴獨裁。


‧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闡述: 資本主義最具革命的成就,其實就是專門化和勞動分工。而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he German Ideaology)這樣形容後資本主義社會: ..每個人都可以「早晨打獵,下午捕魚,晚上養牛,晚餐後評論」。但在於每個人都是業餘者的世界裡,就沒有專家了。


你敢相信維基百科嗎?


一知半解的知識是很危險的。(註: A little learning is the most dangerous.)在維基百科裡,二加二有時候的確會等於五。「維基百科可能是全世界最具野心的自費出版」(Vanity press, 字面為虛榮出版) 把業餘者抬高到一個重要的位置,超越了靠專業維生的專家,維基百科宣稱,它正在累積全世界最龐大的知識不動產,它的讀者也非常享受這種缺乏權威的狀態。


‧「對我來說,重點在於要寫對,我才不在乎他們是高中小鬼還是哈佛教授」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特別強調這種純真的殊榮。


‧一位熱心的維基百科撰文者「Essjay」編寫了數千則為基百科的文章,並且擁有維基百科的行政特權,在個人簡介中,宣稱自己擁有四個學位,是個拿到終身職的神學教授,但現實他只是個兒二十四歲的肯塔基州高中畢業生,沒有學院的文憑或是專業的資格。吉米對於這種公然造假的行為,對《紐約客》表示: 「我視之為筆名,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在維基百科群體實驗的意識形態下,一個高中生的聲音,其價值等於一個長春藤名校學者或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吉米‧威爾士相信專家是天生的,而非後天培養的。...我們的聲譽或專業能力的資格,都沒有任何既有價值。在這個理想世界裡,每個人的聲音一律平等,不論他們的頭銜、知識如何,也不論他們的才智與學術成就。


‧在這個業餘者教派裡頭,所知最多的人,有可能會遭到所知最少的人迫害。


吉米‧威爾士的維基百科憑著幾百物個業餘編寫者和不可信賴的內容,已成為網際網路上點閱量第十七名的網站,而大英百科全書網站,儘管有一百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四千多名專家參加編寫,卻只排到第五一二八名。大英百科全書現在雇用了一百名專業編輯和查證人員,同時還要付酬勞給四簽名撰稿人,相反的,維基百科的內容則一毛稿費都不用花,而只雇用了五名支薪人員。


...今天,我們必須仰賴編輯、技術人員、文化守門人這些各領域的專家,協助我們詳察而者重要,何者則否,什麼可信,什麼不可靠,什麼直得花時間,什麼則忽略無妨。...免費資訊其實不是免費的不管怎麼說我們最後都會付出代價而且是付出最珍貴的資源: 我們的時間


部落格上的「新聞」可信嗎?


‧專業新聞工作者可能為了說實話而去坐牢,而業餘者則彼此談論著他們的汽車(試乘心得)。


專業新聞工作者獲得技藝,是透過教育,並在其他的專業人士謹慎監督下,取得第一手編採新聞的經驗。反之,平民新聞工作者沒有受到正式訓練或專業技術,但他們慣常發表,把意見當成事實,把謠言當成報導。...光是擁有一部電腦,可以連上網際網路,並不會讓人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新聞工作者,就好像一個人進得了廚房,並不會因此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廚師。


‧「在網路上,一個十三歲電腦玩家的聲音,與一個企業執行長或眾議員議長一樣大。我們都變得平等了」


在美國,部落客不會因為他們的作品去坐牢,這是專業者與業餘者之間的不同。《舊金山紀事報》的蘭斯‧威廉斯(Lance Williams)和馬克‧法以那魯‧瓦達(Mark Fainaru-Wada) 這兩位記者因為拒絕透漏有關全壘打王貝瑞‧邦茲的秘密陪審團證詞外洩的消息來源,被判入獄服刑十八個月。...就像是一場壓假籌碼的撲克牌戲,部落客很少吃上民事或是刑事官司,因為政府和企業似乎不太在意他們在說些什麼。


對著權力說實話是要花錢的。用來付給律師的錢,而且是很多很多律師。主流媒體必須是個以調查報導為職志的大公司,才有辦法挑戰大機構、暢所欲言,否則就沒有存活的希望了。


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波集體曝露狂


‧不敬的大衛戰勝新聞產業的巨人歌利亞(註二)


且不論讀者多寡,就連那些最熱門的部落格,其格主也沒受過正式的新聞訓練,而事實上,很多部落格裡頭所刊載的新聞,是他們想要取代的那些新聞媒體中抄襲、或是集結而來的。...在今天web2.0的時代裡,再也沒有有能力展開有憑據的辯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利用網路來確認我們的偏頗觀點,連接到相同意識形態的網站上,聚集成為依個自我陶醉的群體。就像住在有圍牆的社區,裡頭的所有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觀點,而所有的對話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令人放心的熟悉度


一個人人都可以出書的時代


‧「光是在亞馬遜網站上找得到的小說,就要大概花一個人一佰六十三輩子才能讀得完」


著名的多倫多樂團「裸體淑女」(Barenaked Ladies)舉行了重新混音的比賽,讓歌迷可以下載這個樂團最新的單曲,然後混音、剪輯編成最新的版本,贏得比賽的作品還將收錄到上市的音樂光碟中。這有點像是一個專業的廚師不把菜做出來,而是將原料提供給用餐者。或是就像外科醫生不自己動手開刀,而是把業餘者丟在開刀房,只給他們一對手術用具和一段簡短的打氣話


YouTube 上的未來政治


‧原本應該是立意良善的民主化媒介,結果創造出一種小報風格的踢爆文化,一句輕率的失言,就能搶走整個舞台的鋒頭;一句輕率的失言,就能搶走整個舞台的鋒頭;一輩子的政治生涯,就毀在一個漫長競選日末尾一句脫口而出的玩笑。


2005年,三個住在紐約州的年輕人,利用打工存下的兩千美元,製作了一部電影零錢《Loose Change》宣稱九一一事件是布希政府籌劃並且執行的,這部記錄片是個大拼貼,充滿斷章取義的引述與新聞片段,描繪出依個極度扭曲的九一一事件。在片中,有人發現在美航撞上世貿雙塔後,幾個街區以外有劫機客生還。世貿雙塔倒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遭到飛機自殺攻擊,而是被事前放置在樓內的炸彈引爆所致。


對照九一一調查委員會的最終報告,《零錢》所宣稱的種種說法完全不可信。這份最終報告花了兩年編纂,耗資一千五百萬美元,撰文者包括兩位州長、四位眾議員、兩位前白宮官員,兩名獨立的特別檢察官,所以,我們該相信誰? 三個二十來歲,沒受過大學教育的業餘者,還是由美國最聰明,最有經驗的民選官員和調查者所組成的專家團隊?


性‧謊言‧股市作手


暢銷書《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作者譚恩美的經驗來說,她在一篇為《個人勘誤表》的文章中,描述可能是因為某篇網路貼文,造成她的寫作生涯、背景、私人生活的種種訛誤資訊在網路上暴增,到最後變成她的正式小傳的一部份,據網路上的說法,譚恩美上過七所大學,住在矽谷的一棟大宅,育有兩個子女,結過七次婚,獲得普立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但她其實只有結過一次婚,沒有子女,住在舊金山的一戶公寓內,上述兩個獎都沒有得過。


在Web2.0之前,我們群體智慧的歷史,是由謹慎聚合的事實所驅動的,透過專業編輯過的書籍、參考資料、報紙、廣播、和電視。當所有的資訊都數位化、民主化,而且人人可得、隨時可得,而且登載這些紀錄的網際網路,上面的錯誤資訊又永遠不會消失 ,於是我們集結資訊的資料庫就被訛誤和謊言所污染,透過單一或成串的聯結,每個部落格又會連結到另外屬不清的部落格,...要阻止錯誤的資訊,根本是不可能的。更別說要找出源頭‧未來的讀者會常常沿用並且重複這些錯誤資訊,把問題惡化,創造出一套有嚴重缺陷的集體記憶。



(註一)請參考工頭堅寫的另外一篇序: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
(註二)參考舊約聖經撒母耳記上17章
(註三)更多貼文請參考博客來聯合新聞網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波集體曝露狂"

這句話

剛好符合我的web2.0偏執想法

XD

Vergil 提到...

會blogging的或多或少都帶有點表演欲或是寫作的慾望吧! 用這個觀點來看,其實被中時嚴選收進去的部落格跟被美顏賞(舊名:乳浪波臀)收進去是一樣的道理

XDXD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