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顯示具有 全球之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全球之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12月 18, 2011

台灣:土地徵收法惡法通過

(譯者註:這是原始報導,翻譯文章已經通過審稿上架 ,歡迎轉貼讓更多人關注)

圖片引用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十二月十三日當台灣立法院開始審查《土地徵收法》二讀時,飽受土地徵收之苦的農民在早上又再次走上凱達格蘭大道,希望帶給立法院壓力。議場內依然是藍綠對立,民進黨立委在表決過程中高呼口號:「沒有逐條審查,土地正義攏是假」;而國民黨立委則反唇相譏:「民進黨執政八年做不到,是國民黨實現土地正義」。深夜國民黨團挾帶多數強行通過了法案,學者與關心議題的農民、網友等皆為十分錯愕。


公視新聞記者鐘聖雄也拍攝了許多現場的照片,並且寫下照片說明「長達三小時的表決過程中,綠委田秋堇(左)不斷要求其他委員支持自己代提的民間提案,卻遭到國民黨全面封殺。...」「田秋堇認為,土徵修正草案沒有在內政委員會有逐條討論空間,就逕付二讀,最後交付表決,用數人頭方式決定修法方向,根本喪失法治精神。圖為部分出席表決的立委,在表決過程中邊聽法條邊看年貨DM。」


對於此次《土地徵收條例》,網友DIED引用了一個比喻:
 
  • 政府想徵收就可以徵收,以市價作為徵收價,市價多少政府說的算。人民對於土地徵收無陳情、諮商管道。國家要你的的菜園,你沒第二句話"不"。
  • 被徵收者,必須符合:居住事實1年以上,切須符合中低收入戶,才有相關的安置計畫。言下之意,不巧你非中低收入戶,一個月賺兩三萬,但政府要你滾,你就得滾,當遊民政府也不會管你,因為"依法行政"。
  •  為了養地圖利,企業可假政府之手可以任意徵收農作用地,嚴重破壞農業自給比例的平衡。
  •  對公益性與必要性的規定模糊,政府覺得重要且必要就得以徵收,有如大老爺挑小妾。且亦已違反大法官釋憲:法規須詳盡、不厭其詳。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現在可以「依法行政」強制拆了你家,土地給財團賺錢,你還只能謝主隆恩。

頂著17度的寒風颼颼,站在立法院外的農村陣線與農民高喊著:「土地正義、不容妥協」與維持秩序的警方發生了推擠:




 
還是大學生的部落客謝爾庭在他的網誌寫下當天的抗議現場狀況:


獲選台灣十大經典 好米的阿燈大哥,上台說:「各位,我的稻田也被徵收了。」連續三年獲得竹北稻米大賽前三名的農民,土地被璞玉計畫徵收,而規劃中的台大校區,迄今閒置十 年。七十歲的阿嬤泛著淚,因為她一百歲的母親,可能隨時流離失所。一位客家老農,在台上講到最後,突然大聲唱起大家都聽不太懂的山歌,彷彿為了召喚什麼, 彷彿他已經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能讓他內心平靜。...

 
17度 的低溫,天空飄著細雨。這些真所謂發展的必要之惡嗎?我再也不相信了,絕對不。一位教授報告,荷蘭的土地政策在產業發展的路上,並未有如此大爭議,因為他 們累積了長達四千小時以上的居民溝通紀錄。....政府在哪裡?整個晚上,未見任何官員前來關心,制服警察在會場入口森冷地站成一排。立委們將法案逕付二讀,要在房間內「協調」,「分配」好這些人的未來去向。....


台灣有多少偉大的成就:我們製作的晶片能存入一整座圖書館,我們代工的手機,彈指間連接世界,我們發現可實際應用的零電阻材料,也是腦神經,心血管的權威。...然而我們卻辦不到一件簡單的事:讓每個人公平地受到對待。....在這個國家,我的家,可能因為一張莫名的公告,就被廉價徵收;在這個國家,年均收入兩萬美金,是世界的科技重鎮,卻讓一群年邁的老人,在寒風中請求大家幫忙,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我不知道這個國家進步在哪,我真的不知道。  《這個國家進步在哪? 》

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部落客,本身也是記者的胡慕情寫下了這段話:

在冷風中不舒適地等待的農民,痛心地看著自己最在意的「特定農業區不得徵收、一般農業區要避免徵收」、「應評估公益性、必要性」、「應召開聽證會」、「應完全補償、全面安置」、「避免浮濫徵收,都市人口未達八成不得新訂或擴大都市計劃」的這些條文,在密室協商中,變成「特定農業區經行政院核定為重大建設則不在此限;除非有重大爭議,才召開聽證會。」所有徵收案都該有的聽證制度,七折八扣,變成只有「重大爭議的特定農業區」才有,可是誰來定義重大爭議?還是政府。其他的條文,全數退守,立法院只退讓一條「應評估公益性」,可是誰來評估?恐怕還是政府說了算。

國民黨團,甚至在密室協商中,提了臨時動議,在行政院條例強調的修法重點「市價補償」這一點,加了第63條修正條文「市價補償施行時間,由行政院訂之」。

當農民點火燒立法院,而火被滅的時候,拿著麥克風收音的我的手,忍不住顫抖。抖得很厲害、很厲害、很厲害。... 《祭奠未來》

過去的幾年裡,彰化二林、苗栗大埔、後龍灣寶、新竹璞玉、...台灣有許多地方面臨地方政府徵收的案例,僅有苗栗縣後龍灣寶上訴成功,苗栗縣政府開發案遭到駁回。在過去,許多社會的角落邊緣,弱勢農民面對公權力的行使只有含怨苦吞,但近幾年透過公民媒體的傳播力量,「一方有難、八方來援」;隨著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的靠近,咸信這股公民力量與民怨將會適時地展現。



【延伸閱讀】

土徵條例過關 【切八段】懶人包│【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

星期三, 10月 21, 2009

【雜談】翻譯與扁平化的網路世界

在中國製造的美國自由

前年讀到Thomas Friedman暢銷書《世界是平的》時,提到了全球化的概念:

(1)「一個因網路而變可能的全球競賽場,讓多重個形式的合作……它開放的對象比以前都多,這些人散居在比以前都多的地方,參與的天數與方式也比前都多, 這是史上僅見」(158-159),(2)新方式的發展使到合作水平式(159-163),並且(3) 開放中的「中國、印度、俄國、東歐、拉丁美洲及中亞」的社會 (163)。 ....。全球化將愈來愈由個人驅動(165)。
我偶然了參與了神秘組織全球之聲後,才體會到這種既合作又競爭的奇妙關係。每天平均大概會接到四到五封信,最近收到有趣的消息包括亞洲博客暴樂祭、維基百科之死。最常收到的還是某某位作者的生日後面跟著英法德馬來文,還有一些從來沒看過也不知道哪國語言寫成的生日快樂問候。偶爾,世界上某個角落的全球之聲部落格剛好出差 / 到倫敦、布達佩斯、...,而開始瘋狂揪團來個網路相見歡兼在地旅遊。

我從來不知道你這麼有名

網路是個實踐六度空間理論的好地方,五年前偶然在一個CG愛好者網站認識同年齡的網友A的死黨,透過訂票認識,剛好是現在教會朋友T的英美研究所同班同學。幾個月前被一個奇怪的音樂人兼MIS透過撲浪被加為好友,他的朋友群裡的一個正妹M,剛好是我在文藻教書的死黨學姊的學生。透過寫部落格認識的一個網友X ,發現是苗栗同鄉只有幾戶鄰居的同時,在非撕不可的朋友連結裡頭發現她是閃靈樂團主唱女友的朋友。透過撲浪,上個禮拜我到苗栗縣長候選人楊長鎮總部觀賞了熱比婭的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影片放完後,楊先生還很耐斯地跟我保證說如果他當選,一定不會開發苗栗後龍灣寶社區為高污染的科學園區。

呃,上面的舉例可能有點name-dropping,我想說的是,跟英文比起來,中文的世界真的很小。

你確定你不會失業?

自從聽到天下雜誌開始洗腦式地報導ECFA,我忍不住跳出來在綿羊的部落格留言,請教關於兩岸交流後,台灣的譯者會不會被大陸的人才所取代〈中國:这里有一票人才好多好便宜啊~〉,綿羊不愧是專業的日文書譯者,譯過的日文書搞不好比我買過的小說還要多,她還有眾高手們很親切地回答了:


綿羊 我不太去想我無法改變的事,如果要取代,不簽exxx也會來取代啊,況且,目前不是聽說已經有出版社在這麼做了嗎??...綿羊 哈,也不能說人家攪亂啦,台灣譯者也有去對岸接case的啊,反正,我能做的,就是精進自己囉,真的被淘汰,也只能摸摸鼻子啦~~

路人雪 已經有出版社這樣做了啊!請對岸的譯者,進行簡繁轉換,再讓編輯進行修改,好除去繁體中文使用者不習慣的用法,原因無它,節省成本吶~~

zen 那個,對岸的翻譯費比較低的想法是錯誤的,現在大陸也有一千字200人民幣的翻譯價碼,其實也並不低了,只是得在那邊闖出名堂,在這裡除非很強否則去那邊都會被當新人開始估起,大陸的價碼比較特別,是根據身分位階給的,例如作者,她會根據你的職業訂出你的給酬標準.

zen 請大陸人翻然後台灣再改,這是一種,但其實比較常見的是買大陸人的翻譯回來做繁體中文版,反過來台灣 的翻譯也常有大陸出版社申購,他們買回去也是要改成簡體中文版的習慣用語,只能說,不想被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競爭洗掉就要能變成對岸會想買的翻譯,甚至讓對 岸拿出這邊的價碼也要請你翻的實力.

翻譯外包也變得很稀鬆平常,大陸還有瘋狂的粉絲自願翻譯經濟學人,而且已經獲得官方部分使用授權。當然翻譯水準參差不齊為人所詬病,但是你無法想像與對岸的人才競爭時,那種緊迫逼人的程度。

對了,英國每日郵報〈Daily Online〉已經跟大陸譯言合作,中文版直接外包給譯言了。「揪竟」台灣面對中國崛起的競爭,下一步會怎麼走呢?我還沒進廚房,但是已經感到熱了。

〈Harry S. Truman: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kitchen.〉

就讓我們看下去。


【延伸閱讀】
訪問全球之聲總編輯│我的小爭戰

星期一, 10月 12, 2009

巴西: 部落客討論為何種族歧視仍揮之不去


【譯自全球之聲,原文標題: Brazil: Bloggers on why there is still racism in the country】

兩個禮拜前,全球之聲為您揭露有關於 Januário Alves de Santana 的故事,一位黑人在巴西,被一位名列巴西最大的國際零售商的商人所雇用的保鑣打傷了。當這位黑人被指控想要偷他自己的車,實際上他卻是在超商停車場等待他的家人。這件事情背後的爭執點在於,身為一個黑人,他的財力是無法購買如此昂貴的車。

此舉在巴西使總是充滿著爭議的種族歧視辯論更加白熾化。並激發許多部落格撰文,許多人駁斥因上層階級〈upper class'〉而產生的種族歧視在巴西並不存在,像是Januário 此類問題,背後的產生原因乃是社會貧富差距所致。

在九月,Januário Alves de Santana 所工作的聖保羅大學,有十一名學生還有學校職員自行集會並且討論在平日生活中,種族歧視依然存在。名為“種族歧視、暴力與全球化” 與會的人士們宣稱:“在巴西的法國年〈譯註: 經由兩國總統簽署的一項雙向文化交流企劃〉,家樂福企業攻擊一名巴西黑人,” 部落格The Pão e Rosas揭露了這些活動照片錦集與建言:

所有的發言強調了Januario的案子不是偶發事件,顯示出了種族歧視的偏見在現今的社會仍然根深蒂固。我們在Pão e Rosas 這個部落格中聲明,與Januario還有所有遭受警察暴力攻擊的黑人同胞站在同一邊。同樣的,我們支持上週在 Heliópolis 貧民區抗議警察施暴的居民。嚴峻的現況讓我們不得不站起來發聲!

艾立克斯‧卡斯楚,在 Liberal, Libertário e Libertino [自由、自由主義、放蕩不羈,pt]部落格,談論到種族歧視問題時,用字遣辭非常地小心謹慎,指出了巴西的種族歧視並無歷史根據,問題的本身在於這個社會欠缺種族歧視衝突。

在巴西,從來沒有法律禁止黑人進入餐廳、旅館、法院等。背後的主因因為有其邪惡的社經框架在背後主導,確保能進入這些場所的黑人是為掃地或是倒咖啡等職責。在巴西,種族歧視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於根本不需要帶有歧視性的法律來限制黑人於低下的社會階級。

艾立克斯‧卡斯楚的部落格也針對瑞邱‧葛利格號斯的(Advntures of a Gringa)部落格回文,底下是幾個讀者對於他文章的回應。舉例說,Roger Penguino 這樣評論道:

對那些認為在巴西從來沒有種族歧視議題的人來說,這是個好好思考現實層面的機會。我老是從美國朋友那裡聽到在巴西 "每個人都相處愉快",而總是很難以解釋在巴西種族歧視的複雜性與系統化性地根深蒂固。當環顧巴西人時,許多人說他們看到比其他國家較為族群融合,但很明顯地,他們並沒有看到那些在文化鎔爐當中成千上萬個充滿著自我矛盾、憎恨自己出生環境的人。

今年的六月, 在聖保羅一處搭棚演戲的莫三比克籍,幾個最優秀的幾個女演員之一Lucrécia Paco,碰巧地在大型購物中心交換零錢處撞到一位排隊的白人女性。Leonardo Sakamoto ,在他的部落格 Blog do Sakamoto, 還有 Viomundo 這兩個部落格轉貼 Época Magazine 上的文章並且對這則新聞下了評論:

在當時的情況下,被撞到的女人大聲呼叫指稱Lucrécia 意圖強劫,並向移民局警員求救。Lucrécia 不甘示弱地回應說:「許多巴西人該移居莫三比克,而不會被歧視、會受到熱切歡迎。」記者 Eliane Brum 採訪 Lucrécia Paco 如下:

Lucrécia 對此難以忘懷。“我徹轉難眠,完全不能從震驚中回復過來” 她說: “我開始變得十分的偏執,只要聽聞哪間餐廳中有任何關於偏見的指示標語,再遠我都會去造訪抗議。”在她艱困活過來的三十九個年頭中,她的國家莫三比克,被葡萄牙殖民到1975年,而後飽受20年內戰所蹂躪摧殘。Lucrécia 卻從來沒有經歷過遭受這樣對待。她說: "我感覺十分難受。"

Glória Cabo, 一位從Blog do Sakamoto連過來的讀者,在採訪文章上留下了回應。她回憶起家族中巴西人是如逐漸地習慣了種族歧視的經歷:

在巴西不只是黑人而已,包括從東北方出生、貧窮、刺青、同性戀、龐克、外表其貌不揚的,甚至是有些金法碧眼的人都在歧視的名單內。但是這些歧視與偏見從何而來? 我們該如何拋棄固有的迷思? 問題的核心,我認為在於我們本身的根源。我們是落後、迂腐守舊的歐洲人後裔。孩提時期,我生長在一個充滿著歧視歐裔家庭中,雙親滿是種族偏見的態度。家父甚至有發言過不會想要一個「黑鬼」(negrinho) 叫他爺爺。我不否認自己曾經有過種族偏見過,但是隨著長大後,自我審視這些念頭,是一份來自我雙親貧窮、無意義的遺產。找尋為何有種族歧視念頭,分析哪些是正常而有必須性,這毋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Pedro Turambar ,在blog O Crepúsculo 引用另外一個例子當他在家樂福採買時,他親眼看到認為是一種種族歧視。店家的助手要求一位黑人女性確認她是拿信用卡付款的持有人。Pedro 暗示因為這位客人採購的金額相當龐大,這位店員僅只是要求確認。這位黑人顧客是幫忙清掃家裡的幫傭,而她的雇主在當時剛好離開付賬的隊伍,然後怒氣沖沖地大吼 "這是種族歧視!",Pedro 說;

她的工作就是確認卡片與持卡人一致。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一樣。然而我們都知道這種說法是天方夜譚,並不是為什麼那位店員要求幫傭證明她是持卡人的原因。

我當時用我兄弟的信用卡付賬,而我確定當時收銀員不會問我是不是持卡者本人,而果不期然地他沒問。我用一張銀行帳戶根本不是我的信用卡結帳。但是因為我外表是胖嘟嘟、可愛的白人,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我為了買了半打清潔用的商品偷了一張信用卡。


幫我算錢的收銀員的驚恐是整件事最棒的部分。他從頭到尾都用嘲諷與戲謔的語氣在嘲笑這件事情,而排在我後面的一對情侶男生開玩笑說: 「我不是用我信用卡付賬喔!如果你堅持說這張卡不是我的,我會在站在這邊〈收銀員櫃檯〉賴著不走。」收銀員大笑。我接著說我用的信用卡不是我的喔,我也笑了。因為他認為我在開他玩笑。於是我重複一次,正色說道:「這張卡不是我的,我不是丹尼爾。」他凝視著我半晌,才知道我是認真的。收回了笑容並且顯得有些局促不安。我回應道: 「那位老太太說的是正確的,她說你種族歧視是正確的,因為你分明就是」我拾起購物袋,對那對情侶說再見,他們對我抱著讚譽有加的眼神。


最後,一則來自Alex Castro 部落格老掉牙的留言,訪客Te 清楚地說道:

的確,我們巴西需要像是羅莎‧派克〈美國女性人權鬥士〉這樣的人....


影片宣傳活動「你要把你的種族歧見延續到何時?」收錄了許多巴西真實種族歧視的見證。這是一場對抗種族歧視公益活動,由 Diálogos contra o Racismo (pela igualdade racial) [反對種族歧視對話錄 (為種族平等)], 超過四十個公民社會團體合作消滅貧窮與不平等,並且在學校、社區、職場、酒吧與家庭生活中開始辯論以刺激族群的交流,並且探討如何改變現狀。

星期四, 9月 24, 2009

09' 年部落格行動日



如同往年的部落格行動日,今年探討的主題是「氣候改變」。十二月份在於哥本哈根即將舉行全球性的環境保護議題高峰會。部落格行動日希望能夠串聯全球的百萬部落客寫作,關於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危機,提出一些建議與支持。

您可以這麼做:

‧科技或是企業型部落格

因應氣候的改變,提出以綠色能源或是更環保的替代解決方案。

‧個人型或健康主題的部落格

氣候改變將如何的影響下一代子孫及未來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非營利或是政治型的部落格

氣候改變與其他相關領域的議題,諸如資源分配上不均等、貧窮與其所產生的衝突。

‧設計型的部落格

探討永續型的設計與綠色能源的新趨勢。

‧旅遊性的部落格

設想一些曾經去過、想要去的地方如何因為海平面上升、或是氣候改變而變得難以到達。


此外,全球之聲在地化中文小組也將會蒐集相關部落格的文章,編譯台灣的部落格圈的看法,翻譯為英文或其他語言,用行動來支持為台灣發聲。您可以在部落格行動日當天,建立反向的文章連結、在推特上以回推給全球之聲帳號,或是在撲浪上傳送私撲給我們。聯絡信箱在此,部落格行動日需要您的共襄盛舉!




【延伸連結】:
Blog Action Day 09' 連署
我支持全球之聲倡議計畫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