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台灣司法通譯協會 |
首先就諦學堂的李三財先生介紹了他身為外籍僑生,如何從一貧如洗中致富創辦了韓語教育機構的故事。除了提供外籍人士學習中文,就諦學堂也開辦了印尼、緬甸、泰國、寮國等多國東南亞學習,提供台灣人前進東南亞的語言學習選擇。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長嚴長壽先生也蒞臨致詞。嚴長壽先生表示,他發現到僅管小英政府汲汲營營推動新南向政策,但許多在東南亞國家的公司負責人卻不諳當地的語言,一個老闆擁有一位翻譯,不懂當地的語言與文化,更不懂當地的風俗民情政策與法令。
嚴董事長認為隨著時代的改變,對東協應該要注入新思維,一方面找回台灣的新移民之子,那些不敢說母語對自己缺乏自信的新台灣人,媒合產業界及學界,提供東南亞語專班學位與企業的實習機會,讓這些人有機會貢獻所長,讓企業能夠使用懂得當地文化的人適才所用。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台企在專業人事如財務、法令、行銷等當地文化的弱項,也可以改善新移民的地位。
創辦通譯協會的目的
陳允萍老師接著主講創辦通譯協會的原由,可從二十五年前的一樁案件談起。一位台東涉世未深的朱姓青年在入伍前與外籍移工發生了性行為,該名女外籍勞工懼怕徹夜未歸而可能遭到遣返,於是誣告小朱強姦。老師當時為承辦的外事警察,但卻在外勞的誤導之下,做了不利小朱的筆錄。這名青年最後選擇服用農藥自盡,作為無言的抗議。多年以後從他方的證詞,事發當年的真相才得以水落石出。陳老師感悟司法通譯的角色實不該由檢察機關的司法人員兼任,先入為主的印象對當事人極度不公平。
老師上課時也補充,英商林克穎酒駕撞死送報生時,在台開庭時律師也質疑警察做筆錄詢問時,沒有使用司法通譯。儘管該名外事警察擁有國外多年留學經驗,語言能力充份,但法官仍然裁定筆錄無效需要重新製作。
另外則是通譯的人身安全,在2012年六月宜蘭羅東有一名在羅東夜市經營菲律賓商店的女老闆,菲律賓華僑疑似被通譯的對象殺死,然後該名菲籍移工迅速出境無法傳喚。
這些案例顯示出會讓司法通譯譯者身份曝光、有迴避條件適用的案件,並不適合由譯者自行接洽,而是該由一個獨立運作的組織選擇適合的譯者,派遣到警、檢、法院進行通譯。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也保障當事人的人身安全。成立協會後,也可與司法體系取得通譯報酬協商的身份。
儘管報名時要求入學門檻不高,但現場有許多學生來自台師、彰師、新堡、蒙特瑞等翻譯研究所,更有高等法院通譯資格的學生參加課程。除了英日語大宗語言,也有西班牙語、印尼語翻譯專業參加課程。陳老師也針對法庭通譯時會遇到的問題逐一講解,也針對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實務內容加以解說。內容旁徵博引,配合老師曾經為司法警察的實務經歷,打諢插科,針貶時事,深入淺出為缺乏法庭口譯機會的譯者們提供一次難得的授課機會。
台灣通譯協會目前正徵詢參加臺東地檢署107年度法律協助方案-「司法通譯人才」第一期培訓計畫,對於司法通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經由此網頁報名。
【延伸閱讀】
博客來- 司法通譯- 陳永萍,零極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