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星期日, 11月 12, 2017

【雜記】凡事順其自然

前幾天開著車子聽著ICRT放著一首老歌,歌詞大概是這樣的:

小時候我問媽媽我長大會變有錢變漂亮嗎?媽媽回答(副歌):「未來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凡事順其自然。」在學校我問老師我該學唱歌跳舞嗎?老師回答(副歌)未來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凡事順其自然。談戀愛時,問另一半未來會怎樣,而有了小孩之後,小朋友問我未來會怎樣,回答還是那一句「該來的就會來,凡事順其自然」。

西班牙的 "Que sera sera"意思就是順其自然。一查了發現這首歌竟然是1956,我祖母的年代。




偶然看到日本偶像劇場《大川端偵探社》,一個中年大叔找尋二十幾年前的消失的少女偶像,副歌中也有類似的段落,一句西班牙文 "Que sera sera",日文那句歌詞的意思也大柢相同:


「だから 今日は見えなくても 「ケ・セラ・セラ」 なるようになるのよ 明日は見つかるから ケ・セラ・セラ その時まで ケ・セラ・セラ」


今年當中在自己身上發生很多大事,目前預定會在十二月份轉換跑道,朝向人生另外一個階段邁進。也不知道是剛好符合心境所以會注意到類似的歌詞,或是一切冥冥中天注定,有神的美意與帶領,雖然有點徬徨還不知道是否一切會順利,但就像歌詞寫的: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What will be will be."

仔細想想好像欠了蠻多人稿子(說好要更新但沒有),看著資料夾中草稿,還有滿房間的資料,我見書山多撫媚,料書山見我亦若是。預計接下來休息一陣,會花更多時間在更新部落格上。

星期二, 6月 13, 2017

【翻譯】重度遊戲玩家的在地化人生


由台大翻譯學程的陳仕芸老師主持的「重度遊戲的在地化人生」講座於8號順利在台大外語教學中心圓滿達成,講座了邀請全職的譯者董怡彤(Crystal)講述如何從交大英文系畢業後,逐步邁向全職遊戲譯者,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年的心路歷程。講座吸引來自彰化、台中、桃園等地遊戲譯者聆聽,會後董老師也針對聽眾的問題逐一回答,一窺遊戲譯者不為人知的工作秘辛。

翻譯與在地化

陳老師首先開場援引歐洲與美國日期順序不同(美國:月//年、歐洲:日//年)、英語在英國與美國字母的拼寫法不同,簡單介紹在地化與翻譯的差異做為開場,強調在地化譯者對跨文化的重要性。



接著主講董怡彤上台後,針對遊戲在地化的涵蓋的文本內容及遊戲翻譯團隊涉及的工作性質做解析,有些負責使用者介面UIuser interface)、有些負責翻譯品質確保QA (quality assurance),有些人負責遊戲配音VO(voice over),在遊戲翻譯的團隊中各司其職,都有其重要性。


比起一般的譯者,在地化的譯者對於譯文有著更多的發揮空間。董老師認為遊戲譯者應該秉持著「忠實傳達遊戲的體驗」的精神發揮。席間播放了一則影片,由西班牙譯者Pablo Muñoz Sánchez設計的”Localization Quest”,據董老師說,她覺得遊戲譯者會遇到的翻譯難題都在影片中闡明了。




譯者的「技能」與裝備


像是角色扮演(Role-Playing Game)對遊戲的熱愛與對遊戲的敏銳度,還有細心,這都是譯者必備的「技能」。每次交件時,董老師都會匯整一份Excel檔案,發信給Language lead告知翻譯所遇到沒有十全把握的問題點。小小的備註以減少出錯的風險。


至於所需要的「裝備」翻譯工具如Cat tools等,董老師認為,這是按照客戶要求學習,也沒有必要強迫或是刻意去學。「邊做邊學最快」她說。


「誤譯」--遊戲譯者的困擾


常看到網路上有人遊戲擷取遊戲畫面後批評:「這個遊戲翻譯翻得真差」,但持平而言,真實的遊戲譯者收到的只是非常有限的資訊,例如excel檔案中不連貫的字句。在沒有前後文情況下,遑論拿到遊戲畫面,譯者只能憑著遊戲的直覺與翻譯的敏銳度處理。「幾乎可以說是在瞎子摸象」。以董老師入行近五年的資歷,她也不吝分享在遇到這種情況下, 「字串IDString ID是非常好的一條參考線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Board」,可能有「板子」、「上船、飛機、車」等不同譯法。「字串ID」就是一個讓譯者可以知道更多資訊的線索。

“action_interect_ride_boat”board

除了遊戲開發者留給在地化譯者作業時間短這個痛腳之外,若沒有足夠的玩遊戲經歷,不懂遊戲的梗也會是翻譯遊戲時的痛苦,舉例如:蛋糕是個謊言、直到我膝蓋中了一箭。董老師也透露每天忙碌之餘還是會抽空玩一下遊戲:「我可以很合理地說這是拓展遊戲廣度、增加遊戲翻譯知識」

此外,遊戲在地化譯者能夠對譯文處理彈性也是令人值得玩味之處,許多玩家會推薦魔獸世界的鄉民用語,或是時事梗。例如「把那些惡魔都關好關滿」、「我這不是來了嗎」、「你能找盾找這麼久,還真不簡單」等。但是董老師對於這些流行語較為保留的態度:「畢竟還是得看委託人的想法」「有些公司不希望遊戲經過若干年之後,玩家玩到遊戲時候感覺年代久遠了。」


會後董老師也不吝針對網友的報名留言問題進行回覆,如:「遊戲翻譯如何入行」「沒有見過的專有名詞如何翻譯」「面對印象最深刻的案件」等一一回覆,除了薪資問題涉及保密條款無法透露外,其餘問題皆有問必答。


剛開始進入翻譯界,董老師也經歷過翻譯論文、與遊戲翻譯不相關的工作,還有與孤單星球出版商配合,至於要鎖定遊戲翻譯工作「還要靠的是機緣」。但是透過PTT譯者板、領英、或是臉書譯者社團、公平翻譯交易所增加曝光,這都是讓業主找上門的機會。


遊戲中出現的地名人名專有名詞若能意譯與音譯兼顧是最好的,若不能兼顧時,董老師會考慮念起來順口,讓玩家能夠記得起來為原則。董老師也分享,有些時候若與審稿的人面對翻譯無法達成共識時,得使用電子郵件做書信答辯(rebuttal)。所以PM必須居中協調。陳老師接著也補充,她發生過審稿人堅持他的譯法是正確的,然後被客戶改回陳老師的翻譯版本。


遊戲翻譯面對的職涯,董老師覺得有三個階段:入門時擔心案源不穩定無法找到足夠的案件,入門後則要擔心如何留下手邊的客人,最後第三階段則是她現在要學習的課題:「如何拒絕來自客戶的發案、學習拒絕的藝術」;常常董老師的休息時間被剝奪,如周末六日得面對突如其來的譯案、甚至每天的工時超過十幾個小時。


「一名之立,旬月踟躕。」在那麼短暫一天有限的時間內,有限的資訊,譯者很難滿足所有玩家對譯文的翻譯想法。比方說辛普森家族的在地化翻譯,有人捧但是也有人覺得「我不覺得國外的女歌手都要翻譯成蔡依玲、Walmart 變成家樂福」(案:《死侍》便是一個很經典的在地化翻譯討論的例子);董老師也自我承認:「我是玻璃心,我現在不敢去看別人對我翻出來的作品的評價」,面對遊戲譯者無法像書本譯者一樣掛名,董老師也很淡然:「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自豪地想我玩的是我翻譯的作品,這是別的譯者體會不到的!」


重度遊戲玩家的在地化人生」講座是由台大翻譯學程所提供,限時網路報名,董怡彤老師的網路粉絲頁面:Crystal 譯言難盡。

https://www.facebook.com/crystaltranslator



星期四, 6月 08, 2017

【口譯】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




翻譯新人找工作與破壞市場行情出價的爭議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焦點。與記得在翻譯研究所碩一的時候,所上的A老師透過關係爭取一個亞洲盃高爾夫球賽事的隨行翻譯職缺,需要六七位同學陪同職業選手翻譯,吃、住都在某個高爾夫球場的飯店,所上的同學們聽到都非常興奮。但是一天的報酬只有一千多一咪咪,遠低於隨行口譯的價碼。


所上的B老師聽到了這件事,他認為,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練習口譯的技巧,逐步的筆記、同步的分神能力、「賽事的隨行口譯只有前面一兩天會學到新的知識,第三天開始上手之後,學的都是慣例、行政業務」更何況,「翻譯研究所的學生不應該主動把業界的行情價碼拉低,undercut the market」,「或著就乾脆不收報酬,我們做義工」


我覺得B老師說的非常有道理,根據以前我在中華棒球協會接技術含量低的隨行翻譯(現在名稱改成英語志工)的經驗,這些工作性質都是會說英文的保姆,你負責服務對象的吃喝、食衣住行,至於賽事的記者會,逐步翻譯還輪不到你上場。翻譯工作的可取代性會直接體現於報酬上,難度低、季節性的工作,報酬也會跟著低。因為工作容易上手,每一年找的人都是新人。



但話說幫忙媒合的A老師也是用心良苦,他希望大部分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去見見世面,把學校學到的技能應用在實務工作,順便也讓體育人士認識認識翻譯所的研究生在搞什麼名堂。「總要有人把翻譯是門專業這件重要的事,讓體育界的決策者了解。」


最後這件專案無法取得共識所以不了了之了,不過從個人與朋友接觸的工作經驗而言,政治、法律、財經、金屬加工、精密機械、紡織等專業,譯者都可以深耕學習,但唯獨體育與運動領域項目,口譯專業是最被低估的的一個專業領域,除非你很有熱情,否則在體育運動的相關領域中找不到高階的口筆譯工作。我還曾經聽過一個大聯盟的投手教練來台灣教導少棒選手的短期交流,卻徵求口譯志工的慘況。


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報酬先決」,也有人本業不是口譯卻在這行「交朋友、做身體健康」的,嚴格來說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破壞市場行情」。那與本文無關,賣個關子暫且不表。


話題回到「破壞市場行情」與「新人接案」這兩者之間做取捨,口譯新人要如何能辨別「我接的案件費用是否合理」?其實,口譯與筆譯案件接多了心中自然會有個分寸。


新人出場一定會破壞市場行情的,就算是現在口筆譯的老手也是經歷過「破壞市場行情」這段過程。透過累積經驗、換工作、更新履歷,拿到更好報酬的工作,自然就可以逐步推掉不合理報價的工作。當譯者簡歷上從來沒有一項面對群眾做過逐步或是同步口譯的記錄,或是當筆譯譯者沒有可以拿出翻譯過的文件/書本,你又要怎麼期待業主會發案給你呢?你會不會口譯時在台上面對鎂光燈結結巴巴緊張到說不出話來,或是要截稿時人間蒸發讓編輯找不到人?


當到了一定的年紀更新自己簡歷時一定會有些「黑歷史」或是不重要的小工作,十年後的你真的會介意當年剛畢業是社會新鮮人時,幫中華隊的小投手遞過毛巾嗎?或者,當年曾經與靈界譯者媒蘇菲亞短暫共事過,這個很重要到值得放在履歷上或簡歷上大書特書嗎?(笑)


共勉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