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教堂的鐘聲是最好的鬧鐘 |
最近恰巧讀到幾本與傳播學有關的書,偶然地與我先前的工作經驗有關:
非場所(non-place)
『相對於場所(place)帶有歷史、認同與關聯性,「非場所」指一個地方脫離了其所在脈絡的歷史與在地的空間連續關係,介於場所與場所間,比方說車站、機場。非場所的矛盾的地方是儘管人們的背景不同,但每個人在「非場所」都感覺好像「回到家」一般。如果我們到了一個非常陌生的文化的異國,而讓我們能夠感覺該國有熟悉、有家的感覺就是這些「非場所」。』
Non-place Oxford Reference
去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去了幾趟義大利,有次在義大利的一個小鎮跟著同事在當地住了兩個禮拜。小鎮上幾乎所有義大利餐廳都吃遍了。當吃膩了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時,偶然發現一家現場有 Live 表演的美式餐廳。
義大利人很晚才會吃晚餐,大概都是晚上八點以後客人才會稀稀疏疏地進餐廳。諾大的餐廳裡坐著我跟同事,年輕的女侍者用生澀的英文問我們要點什麼,大螢幕播放著是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但我們一句正經的義大利對話都不會說。(大概就是「請、謝謝、早午安與婊子、滾開」、 va fan gulo)
然後就在很努力從谷歌圖片查詢菜單長什麼樣子時,突然餐廳背景音樂傳來邦喬飛的 "Because We can"。有一種說不出來哪裡不對勁的「全球在地化」的感覺。
現在才知道,當時的我是處於一個「非常所」的狀態,邦喬飛的歌實在太熟悉了,歌詞朗朗上口、意思正向團員又積極、零負面新聞。像這種 U2 等級的天團根本不需要介紹,一般的情況下,在台灣聽著這首歌根本對我而言不會有「家」的感覺,但在義大利的一個小鎮,義大利文的招牌、義大利的建築,出差的義大利公司的義大利同事用義大利文溝通時,完全無法知道對方的意思。每天早上旅館七點發出吵死人的教堂鐘聲,這個小鎮以義大利人的模式與文化進行平常無奇的一天,但我只是個過客,不懂義大利文的我只能活在平行的世界中,靠著對方的善意與極為有限的生活英文字彙了解義大利人的世界。
處在人群中但是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感嘆:去歐洲旅遊至少要學會德文或法文。 |
邦喬飛給我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就好像第一次去法蘭克福時,看到麥當勞的招牌時,那種無以莫名的安全感。我在義大利的距離翡冷翠半小時火車車程的小酒吧裡,頓時心想:「義大利人怎麼可以聽邦喬飛?」的荒謬的感覺,義大利人當然可以聽邦喬飛,邦喬飛是無國界的。只是當時的我瞬間我的感覺被抽離了。
Chris Evan's Breakfast Show 主持人某次跟來賓提到,他在倫敦極其喜歡義大利餐廳。結果到了義大利旅遊才發現,他喜歡的是「具有義大利口味的倫敦餐廳」也就是徒具有義大利形式口感的倫敦菜,他其實根本沒那麼喜歡正統的義大利菜。妙的是當認識的義大利朋友來台灣時,對「台灣的義大利餐廳」評價也是兩極。喜歡的人覺得很棒,但是也有美食國族主義者堅持那家餐廳提供的是「義大利風味麵」(italian noodles)而不是義大利麵(pasta)。
說來好笑,直到我們脫離了原生的文化後,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文化(包含飲食文化)的特殊性。在義大利一待久了,一碗從中國雜貨店大媽買來的過期方便麵百分百滿足了想喝湯的胃。而且那還是過了保存期限、讓人直跑廁所的勞什子貨。
不過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尊重他人,請勿使用謾罵或歧視性語言。謝絕機器留言,請惠賜本格清爽的閱讀空間,感謝您的不吝留言與指教!